保監局咨詢業界後引入全新產品類別 —— 保障型投資相連壽險(「Protection Linked Plans」,簡稱PLP),預計業界最快第二季推出該類產品。PLP是一個全新投連壽險類別,有別於現有的「固定105%的投連壽險」,後者僅賠戶口價值的105%,PLP保障額較高,而且投保人在65歲前後有不同的賠償計算方法。
根據保監局指引,65歲以下PLP投保人,最低身故賠償保障相當於150%應繳總保費或保單價值的105%,以較高者為準;65歲或以上投保人,最低身故賠償保障則相當於已繳總保費或保單價值的105%,同樣以較高者為準。視乎產品設計,最終面世的PLP產品,對65歲以下投保人有機會提供高於應繳總保費150%的最低身故賠償保障。
保監局指引要求PLP收費結構簡明,對產品的投資選項亦有要求,包括全數須為證監會認可基金,且投資選項中,最少一項為證監會認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基金,以及最少一項附退休避險之效。
保監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 許美瑩指,PLP旨在引入較高的身故保障成分,以收窄保障缺口和促進普惠金融 。隨著PLP推出,保監局希望鼓勵過往較被市場忽略的年輕一代提早規劃退休,同時增加市場上產品選擇,以滿足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退休規劃需要。
保監局長期業務部副總監呂愈國指,市面上適合二十多至四十多歲在職年青人用作規劃人生理財的產品不多,引入PLP提供多一個選擇。他解釋,該產品適合不想隨年齡增長而調整保單選擇的投保人,投保人於保障期頭段可享有年青人低保費的優勢;PLP在保障期尾段則可保障投保人不會因股災風險而損失投連險的身故保障。
呂愈國強調,市場現有合共49隻可供投保的「固定105%的投連壽險」仍有存在價值,因不同投保人有不同需要。證監會就現有投連壽險產品的過渡期將於2023年4月屆滿,保險公司須在限期前改動這些產品,以取得證監會批準,才可繼續接受投保。至於預計PLP產品正式推出後市場反應如何,呂愈國認為要視乎最終保險公司收取的產品費率,以及實際市場需要。
另外,保監局發布釋義文件,將評估投連壽險產品的程序正規化,當中就產品設計和資料披露等要求提供進一步資料。透過加強保監局和證監會協調,評估程序簡化了相關監管申請程序,保險公司經保監局的評估程序獲得准許後,便可向證監會遞交認可申請。
記者﹕余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