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更新日期:2023年10月5日週四 上午7:28
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趨勢緩和
隨着疫後社會步向復常,僱主拖欠強積金(MPF)供款情況逐漸緩和。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透露,今年4月至8月,該局向違規僱主發出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繳款通知書15.14萬張,按年仍增4%,但升幅已縮減,相信隨着市道平穩,此趨勢會緩和。
積金局倡分層附加費機制
翻查紀錄,2022至23財政年度共發出35萬張通知書,按年升9%,當中僅約三成在到期日或之前清繳所有欠款和附加費。按現行規例,不管拖欠時間長短,僱主劃一按欠款額外繳付5%附加費。當局正研究修例推行分層附加費安排,若違規僱主超過指定期限仍未清繳,欠款附加費會相應遞增。
積金局最新表示,已向政府提交推行分層附加費機制建議,會繼續推進此工作,並適時公布。
早前積金易平台(eMPF)構建進度出現延誤,仍維持為2025年全面運作目標。對於現時進度,劉麥嘉軒稱,平台在6月底完成軟件開發工作,現時承辦商及獨立顧問正反覆作出不同類型測試,確保平台功能及服務的穩健,構建及測試進度良好。
她續說,強積金計劃有約470萬名成員,每人2至3個賬戶,因此要過渡的賬戶超過1000萬個,平台轉移涉及大量資料,要小心處理。5間「先行者」受託人明年第二季將開始陸續把賬戶轉移到平台,其餘賬戶則會按受託人的管理資產規模,由小至大依次加入平台,有信心轉移程序在2025年內完成,平台可望同年全面運作。
轉移eMPF賬戶盼2025完成
另外,劉麥嘉軒指出,疫情下僱主為僱員作自願性供款的數字上升。去年有1.99萬名僱主為約42萬名僱員作自願供款,總額約146億元;疫前2019年則有1.63萬名僱主為約38萬名僱員作自願供款,合共金額約112億元。
她解釋,疫情期間各行業人手短缺,員工除了重視即時福利,亦注重僱主提供的額外退休保障,故此愈來愈多僱主願意提供自願性供款以吸引人才。
積金局舉行2022至23年度「積金好僱主」嘉許典禮,今年獲2242份申請及提名,按年升16%,當中有2134位僱主獲表揚